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商业地产骤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商业地产骤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有些地产高管频繁离职?
首先,临近春节,换工作的首选契机。此外,房地产本来就是人才流动率较高的行业,与往年相比,2018年内,地产公司内部多个相关职位负责人相继离职的情况更为普遍。
比如,2018年7月6日,南山控股总经理陈雷、财务总监马志宏与董事会秘书沈启盟结伴离开;2018年9月30日,珠江实业财务总监罗彬、总经理罗晓双双离职。
房企的高管人员离职,除个人职业发展原因外,也与市场环境变化有关。2018年,地产行业遇到寒冬,房价涨不上去了!不少房企纷纷退出降价促销,甚至引发原先购买业主***。地产从业人员奖金绩效等激励也缩水不少,部分人员离职的背后,折射出的或是伴随着2018年地产行业从传统的增量开发模式,进入到存量时代,公司运营策略的调整。
房企的高管人员离职,除个人职业发展原因外,也与市场环境变化有关。部分人员离职的背后,折射出的或是伴随着2018年地产行业从传统的增量开发模式,进入到存量时代,公司运营策略的调整。
房地产行业作为人事变动较大的行业之一,离职时有发生,但是与之前在行业内跳槽不同,如今房地产行业内刮来了一阵“创业风”。
毛大庆离职万科之后创办了优客工场,今年9月中旬,阳光100优客工场旗舰店正式开启,并宣布A轮融资已经完成,共募集资金超人民币2亿元。至2015年底,含北京、上海、西安在内,还将有七个场地开业,共可提供超过3000个工位。
刘爱明在深圳低调创业,其团队联合万科、上海中城联盟、世联行(17.19, -0.89, -4.92%)等,共同组建中城新产业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蔡雪梅打造了elab订制平台,目前其产品尚在研发阶段,且正在等待A轮风投。曲咏海辞任之后,去向是成立创***司。已至不惑之年的胡京也公开表示希望在职业发展的下半程为自己创业,方向是办公领域。
丁祖昱表示:“无论是总裁、营销总还是产品总,大家都已达到了事业的瓶颈,如果希望寻求突破自然要选择离职创业,而且这些经理人基本都处于40-50这个黄金年龄,焕发第二春就在创业了。”
杨健也认为:“近几年将是房企高管离职创业的活跃期,经过20多年高速发展之后,房企需要对人才进行盘整,行业内也需要更加多元化发展。”
只是开始
高管离职的背后正是行业发展环境骤变的写照。
事实上,国内房地产投资已经到了历史冰点,2014年至今年8月,这一指标已经连续20个月呈下滑趋势,并从2013年底20%左右的高位水平跌至如今4%以下。尽管大房企增收还是主流,营收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净利润下滑至10%以下已是不争事实。此外,规模房企的专业化、标准化运作越来越到位,人员的需求也随之持续降低。
同策咨询研究总监王巍[微博]立告诉:“高管频繁离职跟市场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此前房地产行业经历了一段迅猛发展的阶段,但如今一马平川的时代已经过去,市场增速变缓,利润减少,使得行业内容量日渐收缩,高管们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不得不主动或者被动离开。”
“房企高管离职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将逐步趋于常态化。”王巍立如是说。
有些高管频繁离职那无非就几个原因:
现在国家对于房产行业的管控这么严,很多房产公司纷纷破产。要是某个高管意识到了自己所在的公司没有发展的[_a***_],而且可能破产的情况,那他就会选择在公司发生更坏的情况前离开。
二是开始怀疑过去事业的意义,想做更能体现自己能力的事情。
人到中年,都会重新思考人生意义,换跑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选择。地产老总们很多其实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了,他们更关心的,其实是自我实现。
许多地产高管离职之后,不会再做地产开发,而是会选择别的领域。因为他们感觉:过去的成功,更多靠***和行情,拼得是“土地+资本+房价暴涨”,而不是个人能力。甚至有地产老总离职后痛定思痛地认为,房子能卖出去是因为房子附加了学位等***,自己过去做得所有的事情都没有价值。于是,很多地产老总离职后,选择做能体现自己能力和个性的行业。即使选择地产生态链上的一个环节,也是选择拼运营和服务的环节。
三是被开出了不可抗拒的位置或高薪。
首先,房地产行业虽然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但同时也是受***调控最严厉的行业,没有之一。由于政策出台存在无规律性,使得地产从业人员,包括老板和高管长期保持焦虑感,谁都害怕哪天爆发一个黑天鹅***,瞬间让企业化为乌有。所以地产行业从业人员事情多、繁杂、加班多,存在一种集体焦虑感和不安全感,精神压力过重。
其次,房地产行业的急速扩张与发展,使得内部人才的成长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近年来,各大开发商的销售额在不断刷新纪录,盘子也是越做越大,但人才储备与培养严重滞后,尤其是高级职业经理人稀缺,结果就是很多发展迅速的企业不惜重金去挖竞争对手的墙角。导致这种现象存在很多主观和客观原因,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再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升级,受行业发展和政策影响,有很多业务模式开始发展改变,例如持有型物业的经营模式对于一向习惯做高周转的房地产公司来讲就很不适应,但是为了在行业生存下来又不得不做,比如这些年来各大开发商进军产业地产。同时,房地产商赚足了钱,基于分散投资风险和转型的考虑,也开始涉足其他行业,这也使得他们必须做很多业务模式再造,对人才的需求自然就会增长。
以上这些都是造成高管频频变动的原因,有的是自己需要,有的是被需要。
如何理解孙宏斌说乐视是“妖股”?
孙宏斌辞职乐视董事长后第一次发声:乐视是“妖股”自己也是散户,也是受害者,自己也不知道乐视竟然会发展的如此。
“乐视网已经是一个妖股了,股价暴涨暴跌,我背不起这个锅。”数据显示,自从乐视网复牌以来,机构已经悉数撤离,但散户的数量从最初的大约18万上下,在短期内猛增至33万左右。“虽然期间公司进行过许多风险提示,但市场上的投资者依然在没有对公司价值和逻辑足够了解的情况下,听从消息而冲进去。”
一、孙宏斌上任是乐视的一个缓冲器,但是着陆在乐视摇摇欲坠的着陆点上。
一年前孙宏斌接手乐视,满怀着信心拯救乐视的前途为己任,让人看到孙老板的魄力就是大,刚刚收购了万达,再次出手接过乐视破败的山河。
如果当时孙宏斌不出手,乐视将会直接倒下!
二、按照孙老板的意思,当初上任是和贾跃亭有协议的。
上任初期孙宏斌对于贾跃亭是百般维护,为了到处为贾跃亭维护形象。
然而好景不长,当他发现原来一直所有的压力都是他自己扛着,贾跃亭还在美国做着发财梦。
外面阳光明媚,又何必钻进乐视这个小黑屋?世界这么大,公司那么多,又何必死盯乐视网?管他说什么呢,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何必将大好时光消耗在乐视这间小黑屋里?管它是妖股还是神股,没有买乐视网,将它列入黑名单不会造成巨亏。
从孙宏斌当时的发言来看,他眼中的乐视主要“妖”在股价预期上。据孙宏斌对媒体的回应,乐视网当初复牌时只有18万股民,目前持股乐视网股票的散户有33万。“机构跑光了,换手率极高,明显有人在炒”,“乐视网现在已经成了一只典型的妖股”。
在这个时候孙宏斌的看空言论,无疑是扔给33万乐视散户的一枚深水***。不过,真正值得推敲的我想还是孙宏斌的发言动机。我并不认为孙宏斌的出发点是真的心疼散户,或者怕被骂。要知道乐视复牌后已经吃下了十几个跌停板,彼时的老乐视股民才是真正的亏损大户。况且,孙宏斌我行我素的作风早已经是业内公知,他会突然改变性格因为“怕被骂”而畏首畏尾吗?
今年2月时他还在***访中称,“我本来形象就不好,不在乎别人说什么”。现在大风大浪过来了,孙宏斌为什么却在这个节点用“身体力行”砸盘乐视呢?
个人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乐视的股价还是没有一步到位跌出一个价值洼地,这就导致操盘者在这个点位继续介入的资金成本和难度都太大。有那么多无法统一行动的散户和游资在,会让管理层接下来的行动速度降低。
要知道,这次围绕乐视的几个负面关键词“债务危机”、“破产重组”、“经营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善”都不新鲜了,这构不成孙宏斌此时突然离场的完整逻辑。或许孙宏斌离场的真正原因,是想让散户们彻底对现在的乐视死心。
一个细节是,3月12日贾跃亭在微博上晒出一张红色款法拉第未来FF91的雪地高寒测试照以及多辆整装待发的银色实车照片。当天,乐视网股价以2.56%涨幅收盘,13日高开之后迅速拉升至涨停,股价升至6.16元,交易金额超8亿元。事实上,贾跃亭对乐视股价的这种谜之影响力才是如今乐视操盘者的顾忌之处。孙宏斌也在不断强调,贾跃亭的车跟乐视上市公司体系没什么关系,多看基本面少听谣言。
不过也正因为贾跃亭的魔力,乐视的这股“妖气”在我看来是怎么砸也砸不下去的。相反,看空者的底牌几乎出尽,待乐视复牌后下跌空间估计也会非常有限。除非乐视高层拿出点实际行动出来震慑一下游资,别总是“用嘴巴砸盘”。
如有共鸣欢迎点赞并关注我的头条,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商业观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商业地产骤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商业地产骤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ibrisferibotseferleri.com/post/66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