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房地产经济模式分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房地产经济模式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在的房地产公司都是什么经营模式?
1、产业投资商模式。产业投资商模式是国内最早实行“基地+基金”双轮驱动模式的开发
2、地产开发商模式。地产开发商模式是开发者在工业园区或其它地方获取土地,以整体开发或订制式开发的形式建设产业物业产品
3、产业新城开发商模式。产业新城开发商模式其也是我国在产业地产领域最早实践PPP模式的开发商,主要通过土地一级开发和土地二级开发获利。
4、基金投资商模式。基金投资商模式是国际流行的以Reits为核心的轻资产运作的产业地产运作模式。
在房地产领域的发展模式方面是香港模式好,还是新加坡模式好?
个人认为当然是新加坡的模式更好,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兼顾了民生和商业化发展。
新加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建国初期就成立了建屋发展局HDB,在李光耀“居者有其屋”的政策下在全岛各地大力建设***组屋,然后以极大的优惠提供给本国的国民。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政策一直在延续,惠及了一代代的新加坡老百姓。与香港截然不同的是,新加坡的家庭大多不必为住房焦虑,很多在拥有了自己的组屋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还能再购买商业住房如公寓或排屋,通过合理的贷款及出租对家庭基本没什么太大的负担。这点估计很多香港人会羡慕死的。
而香港目前房价高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长期被几大财团垄断,然后过度的商业化,留给***的民生建设空间很小,几次填海或者利用闲置地块建设廉价住房的政策都被议会层面给阻拦。导致香港很多人无力负担体面一点的住房,房价之高令人咋舌。记得我有对同学夫妇早年移居香港,其中一个还是国际投行的高管。有一次他们去看了一套千尺豪宅(其实也就是100平米的公寓),房主报价1000万港币,他们犹豫了一下回去商量。等商量好再回头问房主,价格涨到了1400万港币,只好作罢。很多年后夫妇俩干脆搬回了新加坡,在不错的地段买了一栋双拼别墅,地上三层地下两层,带电梯带车库,也就花了四百多万新币折合2000多万人民币,这中间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我国其实早年间考察过香港和新加坡两地的房地产发展模式,而且当时倾向于借鉴新加坡的。这就是所谓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由来。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操作问题及利益瓜葛,后来却越来越倒向了香港模式。毕竟土地挂拍带来的收入不菲,卖给商业地产利益更大,而咱们的***又非常依赖土地财政。这就是为啥新加坡模式离我们渐行渐远。。。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有哪几种?
一、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 企业通常应当***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也可以***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用两种计量模式。 二、***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在成本模式下,应当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计提折旧或摊销;存在减值迹象的,还应当按照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1.折旧或摊销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2.取得的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3.投资性房地产提取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4.计算应交营业税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房地产经济模式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房地产经济模式分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ibrisferibotseferleri.com/post/79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