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房地产土地分析分几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房地产土地分析分几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开发商会把一个楼盘拆分成很多期卖?
分期开发除了开发商建房资金能周转外,很大一个原因是土地年年涨,房价节节高,而开发商买进來的土地还是原来的价,涨上去的资金大部分成了利润。
(小部分是建材,人工费的上涨)
***如,房价下跌,开发商分期开发的话,后期利润就更少了。
(甚至前期赚进的,也许后期会贴进去)
对于开发商而言,都希望用最小的资金作为杠杆撬动最大的开发量,因此对一次性开发的抗性就显示的很明显:(1)一次性动用资金过多(2)大面积开发需要整合的***和供应商更多(3)一次性动迁的成本过高(4)全盘推出对市场冲击(供应量)太大,不利于有序去化。
因此,大多数开发商都会选用“一次性圈地、滚动开发、销售一期、建设一期”的做法,用N分之一的杠杆,启动一个整体项目。
同时,站在市场而非资金的角度来看,滚动开发可以实现(1)保障推出体量不至于压垮市场消化的胃口;(2)可以最大限度贴合市场价格的变动,实现在市场上涨过程中的利益最大化。
站在工程建设的立场,滚动开发便于管理便于控制,对企业对接的难度和压力、各个环节人员的配置和管理难度都不会有“瞬间拔高的增量”,便于开发企业的管控和成本。
开发商的楼盘销售分一期、二期、三期……主要是因为资金链的关系。一般来说,新小区第一期的楼盘质量比较好,开发商总想取得一个良好的口碑,有利于后面几期楼盘的销售。
开发商一个楼盘分成几期开发销售。首先,是资金方面的问题,并有利于贷款资金及时回笼。其次,可能是因为第二期、第三期的土地买卖上,可能还有一些技术问题。一般情况下,开发商首先销售第一期的楼盘;通过购房者的首付获得一部分资金,用来开发建设第二期、第三期的工程。
这样操作的话,开发商的资金压力相对要轻一点;从经济角度来出发,可以减少银行***,减轻利息方面的压力。开发商对于整个小区的建设,有一个通盘的考虑,不仅会有土地买卖尚未谈成的问题,也有开发商把二期楼盘建设成为“楼王”的可能性;以此作为下一个开发楼盘的“样板房”。所以开发商的如意算盘,外界人士未必清楚,购房者更是蒙在鼓里。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开发商为了树立整个小区的口碑,在一期的工程建设中,同时会做一个样板房,以吸引二期和三期的准客户。如果一期工程质量有口皆碑的话,可能二期、三期工程的房子会比较抢手。
开发商在建设二期、三期工程的时候,它们的房子已经提前销售,实际上卖的差不多了。此时开发商的主要精力可能就是下一个新小区的开发。不会把过多的精力在放在二期、三期的工程质量上面;所以二期,三期工程不如第一期工程飞质量是大概率的事情。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有的楼盘的二期和三期,会对配套设施有所改进,吸取第一期楼盘的经验教训。特别是第二期楼盘在小区中的位置可能比较好,具有景观优势。
打一个比方,在饮食服务业方面,某一个网红饭店;开始的时候菜肴总是价廉物美。久而久之,此类酒店生意好了之后,菜肴质量就会有所降低。即使一些生意火爆的饭庄,老板考虑的事情是怎么去开分店,而不是花费很多心思来提高原来饭店的菜肴质量和品种。
以此类推,开发商造房子也一样的道理;现在国内一流品牌开发商所建造的房子,也会不时出现质量问题。道理是一样的,原理是相通的。
购房者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和自己能负担得起的,如果觉得一期各方面都适合自己,那就买一期;如果觉得一期各方面不适合自己,那可以等二期开盘。但要记住,一期二期可能会相隔很久开发,在这中间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变数,比如房价上涨。
个人分析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为楼盘体量相对大,边开发边销售。能够快速回笼资金,且随着楼盘的推新,加强宣传,吸引客户。在加推的楼栋上对价格可以进行调整,灵活性更高。
其二主要是与当前房地产的调控有很大关系。从2018年开始,调控政策的连续出台,到2019年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房地产核心调控的落地。当前市场在一定程度满足了大部分刚需消费者,少了许多炒作的。致使房地产市场曾经的火爆场面不复存在。开发商就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在新开发楼盘上为了不造成***过度消费,精准吸收潜在的消费者,同一期楼盘***取集中精力差异化销售,保持现金流的充盈。
所以从政策还是开发商开发体量角度,为了维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保持经济活力,达成年度销售目标,开发商会将每个销售的楼盘策略做到精细化。房地产市场转型中每个开发商都不想掉队,所以***取同一楼盘分成小的售期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一,开发商可以少花钱,一下子开发太多房子,就算再怎么加杠杆,都要话很多的钱,资金压力太大了,风险也太大了。
第二,拆分开盘,可以赚更多的钱,第一期开盘一般都是房价最低的,后期每一期,都会比较上一期的房价要高,而房子开发成本不会有什么增加的。
第三,保持销售房产的稀缺性,一下子开发太多的房子,房子太多了,就不好卖了,只有房子比较紧缺,房子才会抢手,房子才会好卖,价格也才能买的上去,比较物以稀为贵的。
朋友们买房子的时候,尽量买第一期,因为第一[_a***_]价肯定是最低的,并且,房子的品质也一般都是最好的,因为,如果开发商分期开发的话,第一期的口碑是非常重要的,房子太差,会影响后期的售楼速度和卖价。
一般最后一期,房子的品质和手工会比较差,所以,开发商才会分期开发,最好还是买第一期的开盘的房子。
怎么分析房地产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
对于毛利率的分析,我们首先要明白地产公司地产业务准确的毛利率在哪里查看。地产公司会存在如物业服务等其他业务,如果直接***用报表披露毛利率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影响我们的判断,这需要我们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细读、调整,而不是直接***用财务报表上的数据。
通过房地产企业的年报披露的数据,列出毛利率计算过程,可以看到影响房地产毛利的三大因素:结转销售价格、土地成本、开发建设及其他成本。
如果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是依赖单位售价的上涨,其土地成本、开发建设及其他成本变动并不大。说明单位经营良好,由于预售制的存在,结转的收入是地产公司2-3年前的预售金额竣工交付后确认为收入的部分,说明公司预售情况好。
如果要预测未来毛利的变化,就要密切关注未来结转收入中售价、获取的土地价格、开发建设及其他成本的变动情况了。
地产股该如何分析?万科、绿地、华夏幸福,有什么异同?
房地产行业是周期行业,因此从微观上的技术指标分析毫无意义,房地产行业的走势决定了地产股的走势。在大背景下的分析更利于做出投资决策。
由于房产拥有70年的产权,因此决定了房地产业的需求在相对时间内是稳定的。中国2017年的城镇化率为58.52%,离欧美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镇化率还有10-20个百分比的增长。而中国每年的城镇化率的年均增速在1.8%。由此可以推断,商业住宅业务离天花板大约就10年左右的时间,战略转型时不我待。
租售同权的实施,使土地市场适度降温。根据全国房源租赁市场的最新数据,机构参与率仅为2.5%,对比发达国家水平可达30%以上,租赁市场大有可为。长租公寓成为下一个房企的风口。
从城镇率上看,2016年的全国大多数省会城市城镇化率已经达到70%水平。包括江苏,浙江,广东,辽宁。北京,上海。三四线城市在城镇化提升空间的考量下,房企在三四线城市可有所作为。
排除刚需,从城镇化的角度大胆的对未来三年的房地产市场需求做一个测算。若在三年内完成3%的户籍人口城镇化,其中包括棚改推动的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按14亿户籍人口估算,2018-2020年将有4200万人口,扣除棚改落户至少每年400万人,3年则为1200万人,若落户人口租赁比例为20%,则有约2400万人存在购房需求。
若按人均50平方米计算,则对应商品销售面积12亿平米年均销售约为4亿平米,占2017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比例为27.6%。若按户均3人计算,约800万套商品住宅销售。年均销售320万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房地产土地分析分几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房地产土地分析分几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ibrisferibotseferleri.com/post/87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