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商业地产复苏通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商业地产复苏通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问疫情结束以后,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那个会首先复苏?
当然是住宅地产!
二十年地产大的上涨趋势本身就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化最基础的需求就是住宅,从前几年的刚需为主到现在的刚需与改善并驾齐驱。
疫情对地产的影响深远,不仅仅是消费信心和购买力的问题,从产品上来讲,会带来产品的升级换代。
03年的非典催生了互联网电商的兴起,本次疫情必然带动社区团购、智慧社区、数字经济、互联网医疗、直播代购等新兴经济模式的崛起。这种新零售模式带来的是人、货、场的精细化管理和重构。
传统的商业空间、模式、业态,远远不能支持运营、投资收益,这也是2019年大批量实体商业倒闭的原因。
住宅是人流的基础,商业是人流变现的空间。住宅的价值认定、市场接受都比较高,而商业空间的价值需要一定时间的再构建、再认识。
从目前的疫情的发展和大众的反应来看,未来商业地产是被大家所抛弃的,住房则是大家所追求的。说到底其实是政策和经济因素造成的,因为户口是和住房绑定的,***和待遇又是和户口绑定,所以有了房子才有根基和待遇,再加上今年的封城,没有房子和户口你都不能进城,这可能会进一步***大家买房的愿望,尤其是刚需。而商业地产,面对着线上经济的强劲冲击,商业地产的表现越来越差,未来当虚拟现实大规模普及的时候,我们设想会不会出现虚拟***中心,虚拟购物中心,一键点击,货物送达。轻松方便快捷。而商业地产只能充当部分消费场景的承载体,比如吃饭,这是虚拟无法替代的。所以,未来住房是会强劲反弹的。
疫情结束后,住宅和商业地产都会有个复苏的小阳春,复苏的幅度不会太大,时间不会太久,这是市场经疫情压抑后地反弹。这样预测的理由如下:
从需求看,驱动房地产需求的第一主因是城镇化。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约60%,日本的城镇化率超过90%,欧美国家的城镇化率也超过80%,如果***定我们的城镇化率目标是75%,那么还有2亿多人口将进入城镇,加上城镇常住居民中2亿尚无城镇户口的人口,总计会有4亿人口对商品房有需求。第二个驱动因素是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改善性需求。过去20年我国人均收入翻9倍,随着收入上升,购买力越来越强,住房的改善性需求大幅提高。第三点是投资性需求。1998-2018年间,中国老百姓的储蓄存款总额从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72万亿元人民币。这么多存款放在银行,收益率也不高,投资性需求一定会大幅提高。
城镇化政策、收入的增长、投资的需求推动了房价的一路攀升。
房地产起步的二十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政策,***了房产市场的钢需。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放缓,老百姓的收入也有不少的下降 ,房价的高位已超出许多人的心里承受能力,也因此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诟病。
为限制房价的过快增长,国家多次***取措施调控房产,近几年除一线城市外,房价基本上处于震荡期,上升和下降的幅度都非常有限。为限制房价升高,打击炒房团的投资,国家在上海和重庆已开征了房产税试点,这些都体现出国家限制房价的决心!
城市化有许多好处,这次疫情也警示了城市化对疫情或战争等灾难来说有许多短板,国家会不会因此而减弱城市化的政策也未可知。如果因此而出台相应的政策,无疑对房地产来说不是个利好。
总之,受疫情、钢需,政策、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地产不会太火爆,只会有个小阳春。但盼望地产大幅下降也不可能!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房地产复苏比较难。
首先这次疫情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比较大,很多行业都受到极大的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普遍延误开工,老板没钱怎么给员工发薪水?
房贷压力巨大,那些已经贷款买房的人,一怕失业,二怕生病,三怕天灾人祸。如果房子断供,后面的事恐怕高兴不起来了。
公司买房囤积?目前已不大可能,因为地产[_a***_]已经不适宜囤积了。
买方市场一旦形成,打折促销都兴趣不大,何况想涨价?谁愿意高位接盘?所以不要指望疫情过后房地产市场有什么反弹,不降价就已经是弥陀佛了!
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疫情结束后,住宅市场首先复苏。
疫情让人静下来思考,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生活。
衣食住行,住是永恒的主题。
改善型住宅,刚需型住宅,或者投资型住宅,依然旺盛。反之,随着疫情后经济结构调整,消费方式的改变,对商业物业的打击是持续性的,盛世商业,现在危机下所以不看好商业物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商业地产复苏通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商业地产复苏通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ibrisferibotseferleri.com/post/95485.html